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大美书网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二章制度必须干净,职责必须明确宋神宗时期的元丰改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颁布《寄禄格》,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官员的品阶和俸禄标准不再需要通过宰相。

  二是在恢复旧制的名义下,恢复唐代三省制,元丰改制后,将宰相的权力分割为左仆射和右仆射,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并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

  这两条总结就是,削弱宰相权力,让皇帝直接参与到朝政中,从而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虽然这里面也有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减少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也减少了官员之间职务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诿的想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财政不必要开支的内容。

  但本质上来说,元丰改制依旧只是宋神宗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权力的计策而已。而且元丰改制的影响仅限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重重阻碍,效果更是甚微。

  所以这次改制,与其说是改制,不如说是宋神宗想要扩大皇权的一次借题发挥。对于实际上的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冗官情况严重的问题并没有造成多大帮助。

  观稼殿内,赵骏环顾众人说道:“元丰改制只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中央皇权,而王安石变法需要的是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改变官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可惜宋神宗太执着于皇权,反而使王安石变法失败。”

  “大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自己也常说加强皇权是对皇帝有利的事情,那为什么元丰改制不能先加强皇权再改变官府行政效率呢?”

  赵祯提出反驳意见道:“也许宋神宗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但他的方式错了。”

  赵骏摇摇头:“明明需要配合王安石变法,把行政效率变高,以完成改革的事情,但他却只想着提高自己的皇权,本末倒置了呀,老哥。”

  “额”

  赵祯一时噎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便又扭头看向吕夷简等人。

  吕夷简心领神会说道:“加强皇权无大错吧。”

  “那是自然。”

  赵骏双手一摊道:“你们看,原本历史上老哥的皇权受到宰相、谏官、御史台的监督,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碌碌无为,但现在政制院成立之后,皇权不就加大了吗?”

  众人翻了个白眼。

  政制院成立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皇权。

  由于政制院节制百官,开始政令天下,而皇帝又能节制政制院,就通过政制院控制了权力,犹如明初内阁以及清朝军机处。

  但这一切前提条件是皇帝能控制政制院。

  现在政制院赵骏一手遮天,赵祯都听他的,感觉这政制院的出现,只是明面上加强了皇权,实际上是加强了赵骏他自己一个人的权力才对。

  不过由于政制院提高了相权,让皇帝与宰相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众人一下子变成利益既得者,倒也不用担心被罢官,所以大家一个个也都只是心中腹诽,不敢挑明了直说。

  赵祯自然也知道政制院虽然加强了他的皇权,但只要自己一天听赵骏的话,那赵骏就成为权力中心,便也只能同样翻着白眼,忍气吞声。

  没办法。

  谁让大宋江山千创百孔,需要人家来拯救呢。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赵祯问。

  “景祐改制,要把官员的岗位、职责确定好,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提高起来。确定责任制度,不能再出现那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伱有什么章程吗?”

  “已经做好了,这是各个部门的规划书。”

  赵骏打开笔记本,将这些日子自己制作的各个部门的规划书用PPT的形式文档打开。

  众人围过来。

  就看到第一页便是部门框架图,最上面的是个皇帝图片,旁边有个箭头,写着皇帝二字。

  在皇帝图片下面则是几个士大夫模样,旁边写着政制院三个字。

  按理来说穿过过来,已经没有联网,要做PPT的话,就必须从网上找图片来做。

  但架不住赵骏把之前教科书都拍进去了,里面也有一些正常的历史人物图片,直接用截图工具裁过来就能用。

  在政制院下方则又标出大量箭头,出现了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审计署等等二三十多个部门,全都贴上了图片。

  赵骏指着上面说道:“要想精简部门,确定职责规划,就必须先把各个职能部门给规划好,然后再安排官员进去,从而明确他们的责任义务。所以我以后世政治制度为参考,做出了官府部门规划。”

  “能给我们讲讲吗?”

  赵祯说道。

  赵骏道:“这个规划就是以皇帝为国家首脑,以政制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然后下面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来达到精简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

  吕夷简想了想道:“好像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又有点像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的确。”

  晏殊也赞同道:“三公九卿制,便是九卿为各部门长官,由三公统率,三公再向皇帝负责。唐朝三省六部,六部长官为宰相统率,宰相再跟皇帝议政,与这个颇为类似。”

  “我朝不也如此吗?”

  王随纳闷道:“宰相、三司、枢密院向皇帝负责,统筹诸部。”

  “大宋完全不一样。”

  赵骏摇摇头,否认道:“大宋的更加复杂,乱七八糟的官职太多,导致冗官问题,职责不明确问题,行政效率极其低下。这弄得皇帝的权力小,百官的权力也小,大家都开始不干事,那朝政不就废了吗?”

  吕夷简不满道:“谁说我们没干事,政事堂每日要处理的公务何止上百件?”

  赵骏双手一摊道:“然后呢,有什么卵用吗?大宋是强兵了还是强国了?靖康耻还在前面等着呢。”

  “我”

  吕老登又被噎住,悻悻说不出话来。

  “这个框架基本是最合适的框架,后世英国,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英国首相进行执政,下面组建内阁,内阁有诸多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

  赵骏就继续道:“明清时期算是封建权力的巅峰典范,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皇帝、内阁、六部,再到中下层各衙门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理。这样一旦出了问题,就能够层层问责,从而确定责任在谁的身上。”

  “唔”

  赵祯微微点头,沉吟说道:“那各个部门又该怎么细分呢?”

  晏殊想了想道:“以前汉龙在政制院会议上提过,当时他说会进行确定各部职能规划,如今想来应该已经做好了。”

  “嗯。”

  赵骏应了一声,随后点了下鼠标,PPT下一张图就出现了各部门职能。

  他说道:“你们看,三司原本是用来牵制宰相,让宰相失去财政权,但这样把整个大宋的财政权握在一司,包括兵器制造、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口、赋税、榷酒、盐铁等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赵祯问道:“你的意思是?”

  “取消三司,元丰改制的时候,就取消了三司,归并于户部。这其实也不合理,因为归并于户部,只是让原本没有实权的户部变成另外一个三司而已,并没有让三司有什么实质性变化。”

  赵骏说道:“我们完全可以把三司取消之后,设立工商部、财政部、民政部、交通部、自然资源部、税务部等等。工商部负责商业管理,财政部负责财政收支,民政部负责户籍人口,交通部负责漕运,资源部负责矿产,税务部负责赋税。”

  众人互相对视,王曾迟疑道:“这样岂不是把原来的三司职能分出了六个部门?会不会导致冗官进一步加剧?”

  “本来就冗官那么多了,放着那么多闲散官员,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ameishuwang.cc。大美书网手机版:https://m.dameishuwan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